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效率的差异与收敛——基于京津冀、长三角的比较研究
报告字数:25290字
报告页数:25页
摘要
本报告从地区差异的视角出发对京津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长三角(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进行考察和审视。第一,通过既有文献的梳理,本报告构建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投入产出指标框架。第二,对2011~2019年两地区的投入与产出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经费投入上,京津冀的平均水平一直高于长三角;在师资投入上,两地区教职工总数变动趋势较为一致,即幼儿园快速增长,中职逐渐萎缩;在产出数量上,两地区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每10万人在校生数处于波动...
本报告从地区差异的视角出发对京津冀(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和长三角(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进行考察和审视。第一,通过既有文献的梳理,本报告构建了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投入产出指标框架。第二,对2011~2019年两地区的投入与产出指标进行比较分析,发现在经费投入上,京津冀的平均水平一直高于长三角;在师资投入上,两地区教职工总数变动趋势较为一致,即幼儿园快速增长,中职逐渐萎缩;在产出数量上,两地区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的每10万人在校生数处于波动增长态势,而普高和中职阶段的每10万人在校生数则处于递减趋势,但长三角在各学段都高于京津冀;在产出质量上,京津冀在各学段的师生比指数都要高于长三角。第三,采用超效率DEA方法对两地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效率进行评估,结果发现京津冀(除2012年)和长三角均高于全国均值,但京津冀普遍低于长三角。在京津冀内部,北京市和天津市整体上有所增长,但河北省有所下降。在长三角内部,各省市大多处于DEA超效状态,表明长三角地区具有高效率。第四,采用基尼系数分解方法对两地的效率差异进行分解,结果表明,京津冀属于低效均衡状态,而长三角属于高效分化状态
<<
>>
作者简介
唐一鹏: 唐一鹏,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经济学。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