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选取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2013年、2015年、2017年连续被追踪的受访户家庭层面的数据,匹配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运用调节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考察数字普惠金融对家庭贫困脆弱性的作用机制。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能够显著降低家庭贫困脆弱性,这种效应在农村地区、南方地区、中东部地区更加明显。家庭收入特征、数字鸿沟、银行竞争发挥重要的调节作用,支付便利、风险管理能力、金融素养则是重要的中介渠道。本研究拓展数字普惠金融影响家庭贫困脆弱性的机制渠道,为推动我国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简介
吕勇斌: 管理学博士,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博士后,中组部、共青团中央第十五批“博士服务团”成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导,产业升级与区域金融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中国技术经济学会金融科技专委会常务理事,中国金融科技教育与研究50人青年委员,教育部学位中心论文评审专家,教育部专业学位评估专家,湖北省社科联项目评审专家,《经济学季刊》《国际金融研究》Financial Innovation等权威期刊审稿人。主要研究方向;普惠金融、金融科技。主持国家级课题2项、省部级课题3项,在《国际金融研究》《财政研究》等期刊公开发表论文7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2部,获省部级领导批示4项。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