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影像人类学与纪录片的文化价值
摘要
Visual Anthropology一词传入中国后,被通译为影像人类学,并在影像民族志实践领域获得了长足发展。本文总结2022年中国的影像人类学创作概况及其影片特征。从创作机构的角度看,人类学影像的创作主体有三类:其一是媒体、电视台及视听网站,作品风格兼具媒体叙事特点与题材选题的多元性;其二为高校、科研院所等学术机构,多以田野调查和民族志电影等明确的工作方法为指导展开创作,拓展了人类学的学术外延;其三为独立制作者和村民影像机构,基于对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尊重与守望,作品多为体现文化群体自我发声的“主位电影”。伴随影像人类学的“感官转向”以及技术的发展,人类学影像不仅用影像呈现社会事实从而具备改造社会的能力,影像生成过程也暗示更加广阔的应用道路。
>>
作者简介

梁君健: 梁君健,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传播、媒介与社会、影视人类学。

李雨函: 李雨函,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影视传播。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