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关键材料产业发展报告
报告字数:26383字
报告页数:41页
摘要
2022年,动力电池的四大关键原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相较于2021年均有超过60%的增长。2021~2022年,在正极材料方面,磷酸铁锂材料市场份额已经上升至近六成;而为了降低价格,三元材料将朝着高镍、低钴或无钴的方向发展。在负极材料方面,人造石墨市场占有率大于天然石墨,抢占天然石墨资源、降低人造石墨的石墨化成本是负极企业的布局方向。在隔膜方面,湿法隔膜持续占据大部分隔膜市场,且受到磷酸铁锂材料再次主导动力电池市场的影响,与磷酸铁锂材料在提升能量密...
2022年,动力电池的四大关键原材料——正极材料、负极材料、隔膜、电解液产量相较于2021年均有超过60%的增长。2021~2022年,在正极材料方面,磷酸铁锂材料市场份额已经上升至近六成;而为了降低价格,三元材料将朝着高镍、低钴或无钴的方向发展。在负极材料方面,人造石墨市场占有率大于天然石墨,抢占天然石墨资源、降低人造石墨的石墨化成本是负极企业的布局方向。在隔膜方面,湿法隔膜持续占据大部分隔膜市场,且受到磷酸铁锂材料再次主导动力电池市场的影响,与磷酸铁锂材料在提升能量密度方面相适配的湿法隔膜迎来价格的小幅上涨。在电解液方面,常用锂盐六氟磷酸锂的成本,占整个电解液生产成本的40%~70%,因此电解液的价格变化趋势与六氟磷酸锂价格变化趋势基本一致。2021~2022年,电解液价格呈下降趋势。
<<
>>
作者简介
高二平: 高二平,博士,高级工程师,国轩肥东研究院常务副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材料开发及机理。
李子坤: 李子坤,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央研究院院长,主要研究方向为锂离子电池用正负极材料、新能源材料与前沿技术和产业孵化。
于松华: 于松华,中汽数据有限公司咨询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动力电池产业分析。
陈仕谋: 陈仕谋,博士,北京化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新能源材料、储能工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