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共享的社会实践——基于网络字幕组分析
摘要
当下,在互联网环境中,围绕共享已有众多争议和辩论:共享文件、电影、音乐算不算传播盗版?共享经济是不是真正的共享?在网络应用中共享自己的地理位置,会不会泄露隐私?这样的争辩虽然并没有所谓正确答案,但是围绕“共享”本身带来无数观点、价值和话语的碰撞,其背后也反映了不同群体对于这一概念的认知、期待与隐忧。网络字幕组的活动便是一项受到瞩目且面临争议的共享实践,其集文化消费、字幕生产和免费传播于一体,既是一种网民群体的文化生产消费活动,又是一种志愿的、“利他”的共享实践。近年来,民间自发组织的网络字幕组逐渐被大众所知,虽然仍处于法律的灰色地带,面临版权争议、商业资本收编和主流文化规训,但它隐含的志愿的、无偿的“共享精神”仍是被社会所肯定的。这种自发、群体性、持续性的网络共享实践如何组织,有何内驱力?字幕组和“非互惠”“亲社会”的分享特质又有何契合或冲突之处?这些问题引导笔者进入网络字幕组的活动空间,探讨字幕组成员如何通过个体实践加入围绕“共享”的意义和价值的生产之中,背后有怎样的动力和张力。笔者试图从微观的视角去理解共享社会中个体关于共享的切身实践,以及他们的理想、担忧和困境。
>>
作者简介

赵珞琳: 北京大学传播学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访问学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现为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兴趣包括社交媒体、互联网史、跨文化传播等,致力于理解中国网络社会的在地特征,为传播学研究的“去西方化”做出努力。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