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共享社会中的“中国式自我”
摘要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在我国的萌芽和快速发展,“共享”成为这一领域的技术用语,并带有信息、技术资源传播与接收平等的积极意义。一方面,“共享”的网络社会将人与人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改变了过去以强关系和地域为主导的人际关系结构,形成新形式的网络社群和共同体;另一方面,信息共享的社会网络也被认为为产生圈层化的虚拟社区提供了更多个人表达和行动的空间,继而促进了网络化个人主义的兴起。由此产生的疑问是,在现今互联网环境下,“共享”的话语意涵是否产生新的变化,又如何体现当下中国网络社会中的个人—社会关系?本文主要考察“共享/分享”话语背后反映的不同的自我观念的类型、个人—社会关系及其意义,并结合我国个人化发展的社会文化背景来探讨互联网环境下来自不同主体的“新”共享话语如何表征当下的个人—社会关系,而这一关系又如何与来自国家的共享话语和传统文化的“老”共享理念相互作用。内容安排上,第一小节将以中西比较的视角梳理网络化个人主义的相关研究,并结合中国社会个人化的背景讨论“共享”与其的关联。第二、三小节将借鉴韦伯的“理想类型”认识方法来分析当前中国网络环境下“共享/分享”话语反映的自我观念类型
>>
作者简介

赵珞琳: 北京大学传播学博士、耶路撒冷希伯来大学访问学者,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后,现为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助理研究员。研究兴趣包括社交媒体、互联网史、跨文化传播等,致力于理解中国网络社会的在地特征,为传播学研究的“去西方化”做出努力。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