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新型工业化评价理论逻辑、指标体系构建及结果评价
摘要
新型工业化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物质基础,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重要战略支撑。从时代内涵看,新型工业化立足于党领导人民所开创并不断完善的伟大工业化实践,新型工业化正是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关键一环。从机理内涵看,新型工业化顺应了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特别是与数字化技术和人工智能的结合,使工业化突破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桎梏,加速产业升级迭代和再造。同时,新型工业化与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深度融合,突出了新型工业化与“三农”及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互动性、互补性,这也是新型工业化立足中国14亿人口大国国情和加快人口规模巨大现代化与人民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具体体现。在深刻机理分析的基础上,报告沿袭陈佳贵等工业化评价体系框架,丰富和扩充了经济增长、空间结构、就业结构、产业结构和工业结构五方面的评价指标,然后对各省(区、市)新型工业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评价。总体而言,中国新型工业化仍然呈现“东高西低”格局,即东部地区处于领跑状态,中西部地区总体处于传统工业化深入发展与新型工业化并进阶段,符合中国区域和区域梯度转移、发展战略。
>>
作者简介

李芳芳: 李芳芳,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

张鹏: 张鹏,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增长。

黄群慧: 黄群慧,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企业管理。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