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黄河流域保护治理与“双碳”目标
摘要
根据中国碳核算数据库(CEADs)发布的各省(区、市)化石燃料消耗所排放的CO2数据,1997~2019年黄河流域平均碳排放量为30.94亿吨,占全国平均碳排放总量的38.29%,1997~2019年碳排放量增加46.73亿吨。黄河流域九省区中,山西、陕西、内蒙古和宁夏碳排放量增长率最大,山东和青海次之,河南、四川和甘肃最小。根据黄河流域碳通量模拟结果,经过20年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2000~2020年,黄河流域生态系统碳汇由-1.15TgC增加至9.88TgC,增加量为11.03TgC。2000~2018年,黄河流域植被碳吸收量由401.57TgC增加至662.54TgC,增幅为65%。文献分析结果表明,梯田固碳效益为20.71%~55.92%,且梯田的固碳效应会随着土壤深度增加而减小。淤地坝是增加黄河流域土壤碳汇的一个重要路径。基于目前水土保持与固碳关系问题,本文提出配置实现碳增汇功能的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措施、加强生态治理措施碳汇机制与效益评价等多条建议。
>>
作者简介

王志慧: 王志慧,博士,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植被变化遥感监测及其碳水效应等。

贾佳: 贾佳,博士,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流域生态水文与碳迁移转化过程等。

孙彭成: 孙彭成,博士,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水土流失碳迁移模拟与评价等。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