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根据间接税归宿原理,将间接税划分为居民收入来源端间接税和使用端间接税,并将其纳入由财政预算归宿分析、居民收入核算框架和MT指数测算组成的分析模型中。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三类重要的财政工具的再分配效应进行了综合测算,得出如下结论。从全国居民、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来看,财政再分配与收入分配效应均为负,其对农村居民负作用大于城镇居民,即财政再分配没有起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反而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不同财政工具的再分配效应存在明显差异。...
本文根据间接税归宿原理,将间接税划分为居民收入来源端间接税和使用端间接税,并将其纳入由财政预算归宿分析、居民收入核算框架和MT指数测算组成的分析模型中。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税收、社会保障和转移支付三类重要的财政工具的再分配效应进行了综合测算,得出如下结论。从全国居民、农村居民和城镇居民来看,财政再分配与收入分配效应均为负,其对农村居民负作用大于城镇居民,即财政再分配没有起到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的作用,反而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不同财政工具的再分配效应存在明显差异。与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比较显示,中国大陆初始收入分配差距小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财政再分配后也低于其他国家或地区,但财政再分配的效应为负,不同于其他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为此,本文提出如下政策建议:以税制改革为重心促进财政政策更加积极有效,即实施积极有效的财政政策,不仅要求在财政支出方面保持适度的增速,优化支出结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更要求以税制改革为重心,完善税收体系,降低宏观税负,从而激发企业活力,增强居民购买力。
<<
>>
作者简介
娄峰: 金融学博士,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经济预测分析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系统工程学会社会经济系统专业委员会理事长,长期专注于宏观经济预测和政策模拟分析研究。出版《中国财政税收理论与政策模拟:基于CGE模型》等十多部专著;在《中国社会科学》《经济研究》《世界经济》《中国工业经济》《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主持和参与数十项国家社科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部委课题;获得部级一、二、三等奖近20项及中国数量经济学年会一等奖。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