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近年来备受学术界和政策界关注。在此背景下,深刻把握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交互关系极其重要,本章通过辩证剖析宏观审慎政策影响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治理有效性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明显强化效应,有利于缓解货币政策调控的“结构性缺失”及“脱实向虚”问题,并助力货币政策更有效地引导宏观经济行稳致远;宏观审慎政策亦给货币政策调控造成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在长期引发“低利率...
健全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双支柱”调控框架近年来备受学术界和政策界关注。在此背景下,深刻把握货币政策和宏观审慎政策交互关系极其重要,本章通过辩证剖析宏观审慎政策影响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治理有效性的作用机理,研究发现,宏观审慎政策对货币政策调控具有明显强化效应,有利于缓解货币政策调控的“结构性缺失”及“脱实向虚”问题,并助力货币政策更有效地引导宏观经济行稳致远;宏观审慎政策亦给货币政策调控造成负面影响,主要表现为抑制宽松货币政策的调控效果、在长期引发“低利率”和“通货紧缩”恶性循环以及阻塞货币政策信贷传导渠道等。有鉴于此,本文认为央行货币政策调控应充分利用宏观审慎政策形成的合力,并科学预判宏观审慎政策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挑战,据此促进宏观审慎政策与货币政策良性协调,以有效提升央行的宏观经济治理能力。
<<
>>
作者简介
杨源源: 南京审计大学校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南京大学经济学博士,主要研究领域为动态宏观经济学、货币理论与政策、金融监管。主持或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多项,在《经济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内部文稿)、《中国工业经济》、《中国软科学》、《财贸经济》、International Review of Economics & Finance等国内外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在《中国社会科学报》等报纸上发表文章2篇,研究成果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社会科学文摘》《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等多次转载。获得第七届邓子基财经学术论文奖、江苏省金融学会第八届优秀金融论文一等奖、南京市第十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奖项。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