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党和政府围绕人民健康和医药产业发展两条主线,在对外开放和医疗体制改革上不断推进,医药创新环境也不断改善和成熟。但也要看到,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仍存在如下问题:医保谈判降价幅度过大,挫伤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行政审批和临床试验授权效率相对较低;“新药”定义不明确;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与力度不够;药品在流通环节落地难;对外开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我国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下一步...
近年来,党和政府围绕人民健康和医药产业发展两条主线,在对外开放和医疗体制改革上不断推进,医药创新环境也不断改善和成熟。但也要看到,我国生物医药产业仍存在如下问题:医保谈判降价幅度过大,挫伤了企业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行政审批和临床试验授权效率相对较低;“新药”定义不明确;知识产权保护范围与力度不够;药品在流通环节落地难;对外开放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等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生物医药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也不利于我国医药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下一步,应建立并完善医保谈判和报销制度,提高行政审批和临床试验授权效率和能力,尽快明确创新药“全球新”的定义,加强创新药知识产权保护,加快国谈药品的医院准入,探索建立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设备采购模式,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推动生物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
<<
>>
作者简介
张岳洋: 张岳洋,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研究实习员。
张焕波: 张焕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部长,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生物医药、可持续发展、碳政策、国际经济、产业发展等。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