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国内企业年金管理人包含四类:受托管理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目前共有35家机构合计具有62项企业年金管理人资质。企业年金行业多角色、多机构的管理模式虽然有利于确保年金资产的安全,但也存在管理机构之间信息交互频繁、业务周期长、沟通成本高、离职转移匹配难度较大等痛点,从而影响行业发展和受益人的权益。本文在对国内企业年金信息交互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国内养老金第三支柱、香港强积金,以及澳大利亚超级年金、荷兰养老金信息交互机制的有益...
国内企业年金管理人包含四类:受托管理人、账户管理人、托管人和投资管理人,目前共有35家机构合计具有62项企业年金管理人资质。企业年金行业多角色、多机构的管理模式虽然有利于确保年金资产的安全,但也存在管理机构之间信息交互频繁、业务周期长、沟通成本高、离职转移匹配难度较大等痛点,从而影响行业发展和受益人的权益。本文在对国内企业年金信息交互机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介绍国内养老金第三支柱、香港强积金,以及澳大利亚超级年金、荷兰养老金信息交互机制的有益经验,最后从服务前台、系统后台和关联系统三个方面给出构建国内企业年金统一信息交互机制的建议,希望能够借此有效解决行业发展长期存在的痛点和难点,促进年金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及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进一步完善。
<<
>>
作者简介
李传峰: 李传峰,供职于兴业银行零售金融部养老金融处,清华五道口养老金融50人论坛联席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养老金融。
江至谋: 江至谋,供职于兴业银行零售金融部养老金融处,主要研究方向为养老金融。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