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面对近年来毒品犯罪形势的发展演变,独联体通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中亚禁毒信息协调交流中心对境内的毒品犯罪实施国际禁毒合作,并对毒品犯罪态势进行密切监控,所获取的信息反映了独联体毒品犯罪和滥用态势出现了诸多新特征。独联体毒品犯罪和滥用品类以大麻、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和传统的鸦片类毒品为主,三类毒品在产地上已经出现了“外部流入与本土制造相交织”的特征。对独联体毒品犯罪和滥用态势最新动态进行密切关注和梳理,总结独联体成员国禁毒机关在监控和打击毒品犯罪领域的合...
面对近年来毒品犯罪形势的发展演变,独联体通过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和中亚禁毒信息协调交流中心对境内的毒品犯罪实施国际禁毒合作,并对毒品犯罪态势进行密切监控,所获取的信息反映了独联体毒品犯罪和滥用态势出现了诸多新特征。独联体毒品犯罪和滥用品类以大麻、合成毒品、新精神活性物质和传统的鸦片类毒品为主,三类毒品在产地上已经出现了“外部流入与本土制造相交织”的特征。对独联体毒品犯罪和滥用态势最新动态进行密切关注和梳理,总结独联体成员国禁毒机关在监控和打击毒品犯罪领域的合作过程和机制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禁毒机制建设,推动中国与独联体在禁毒领域开展更为深入务实的合作具有重要意义。
<<
>>
作者简介
李昕玮: 李昕玮,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学博士,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陕西师范大学阿富汗研究中心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阿富汗毒品问题、阿富汗与中亚政治。
刘希文: 刘希文,澳门理工学院人文及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禁毒政策。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