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可以助力气象部门开展气象文化和气象科普高质量发展。整体来说,气象部门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品牌建设仍有提升空间,存在节气发展管理和对外合作机制缺失、节气研究与应用的政策和规范缺乏、学科设置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足、节气科普“重应用,轻科研”等问题。气象部门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品牌和产业的路径需从理论到实践总体考虑,包括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跨领域跨学科的融合、着眼于节气的本地化以及充分利用文化创意和高科技等策略塑造节气文化品牌...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可以助力气象部门开展气象文化和气象科普高质量发展。整体来说,气象部门的二十四节气文化品牌建设仍有提升空间,存在节气发展管理和对外合作机制缺失、节气研究与应用的政策和规范缺乏、学科设置和人才队伍建设力度不足、节气科普“重应用,轻科研”等问题。气象部门发展二十四节气文化品牌和产业的路径需从理论到实践总体考虑,包括加强顶层设计、推动跨领域跨学科的融合、着眼于节气的本地化以及充分利用文化创意和高科技等策略塑造节气文化品牌。气象部门发展二十四节气产业的未来前景广阔,节气既是助力气象产业与文化产业融合发展的全新赛道,也是气象文化产业链构建与优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
作者简介
齐鹏然: 齐鹏然,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院长助理、知识产权及应用传播室主任,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十四节气科普传播及应用。
张永宁: 张永宁,博士,华风气象传媒集团中国天气·二十四节气研究院人文研究室主任,高级工程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二十四节气人文研究。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