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作者:何洪霞 李艳红 蒋凤 〔波兰〕阳安娜
- 所属图书:波兰发展报告(2023)
- 图书作者:重庆交通大学欧洲研究中心 黄承锋 余元玲 雷洋
- 出版时间:2024年11月
- 所属丛书:
报告字数:17900字
报告页数:19页
摘要
波兰与中国友好交往历史悠久,两国在中文教学领域一直保持密切联系。2007年教育改革之后,波兰学制结构为8年制小学+4年制中学+3年制本科+2年制硕士+4年制博士。目前,中文尚未被纳入波兰国民教育体系,仅有少数学校将其设为必修课或第二/三外语。在高等教育阶段,共计10所波兰高校开展中文本科教育,其中6所提供中文专业硕士或者波兰语-英语-中文翻译硕士课程,仅有华沙大学可提供中文专业博士课程。除此之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和私立教学机构也是波兰中文教育的有益补充。目前,波兰高校与...
波兰与中国友好交往历史悠久,两国在中文教学领域一直保持密切联系。2007年教育改革之后,波兰学制结构为8年制小学+4年制中学+3年制本科+2年制硕士+4年制博士。目前,中文尚未被纳入波兰国民教育体系,仅有少数学校将其设为必修课或第二/三外语。在高等教育阶段,共计10所波兰高校开展中文本科教育,其中6所提供中文专业硕士或者波兰语-英语-中文翻译硕士课程,仅有华沙大学可提供中文专业博士课程。除此之外,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和私立教学机构也是波兰中文教育的有益补充。目前,波兰高校与孔子学院/孔子课堂合作网络初步形成,课程设置丰富多元,但教材建设有待加强,本土师资亟待发展。未来中波两国应加强合作助力师资培养,大力开发教学资源,共同培养“中文+”复合型人才。
<<
>>
作者简介
何洪霞: 何洪霞,博士,重庆交通大学汉语言文化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国际中文教育、第二语言习得。
李艳红: 李艳红,博士,鞍山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语言政策与规划、社会语言学、外语教育。
蒋凤: 蒋凤,重庆交通大学汉语言文化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专门用途中文教学。
〔波兰〕阳安娜: 〔波兰〕阳安娜,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语言文学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应用语言学。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