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加快完善,基本养老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不断提高。2023年5月,《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出炉,将基本养老服务作为公共产品,用清单化、标准化的方式向老年人提供,国家始终坚持基础、普惠、兜底的原则。国家清单是“必答题”,省级清单就是在此之外增加一些“自选题”。基本养老服务“自选题”做得越多,老年人的选择空间就越大,幸福指数就越高。首先,本报告对部分省份以及38个大中城市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进行梳理、对比,从全...
养老是家事,也是国事。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养老服务制度体系加快完善,基本养老服务的公平性、可及性不断提高。2023年5月,《国家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出炉,将基本养老服务作为公共产品,用清单化、标准化的方式向老年人提供,国家始终坚持基础、普惠、兜底的原则。国家清单是“必答题”,省级清单就是在此之外增加一些“自选题”。基本养老服务“自选题”做得越多,老年人的选择空间就越大,幸福指数就越高。首先,本报告对部分省份以及38个大中城市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进行梳理、对比,从全国范围来看,东、中、西部地区各自形成因地制宜推进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良好局面。其次,从服务类型、服务项目、服务对象、服务标准以及责任主体五个方面对各省市基本养老服务清单的特点进行了概括和总结。最后,从完善顶层设计、明确多主体职责、适度界定清单内容、提升老年群体知晓率等角度就如何完善基本养老服务清单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
>>
作者简介
王双双: 王双双,老年学博士,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讲师,研究领域为老年学。
魏小凡: 魏小凡,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