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在过去的五年里,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实验中心和北京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开展了一个研究项目,这个项目是关于两国青年学生世界观主导思想的研究。我们这里所谈论的价值取向,并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人们认为向社会公开或者宣称(也可能是接受、拒绝或者忽略)的结构关系(伊·阿·苏琳娜,1996:3)。我们这里所说的青年,也并不是指所有的社会青年,而是一个固定的群体——大学生,因为在社会青年群体中大学生具有独特的敏感性和高度的社会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参与了社会意识重组的所...
在过去的五年里,俄罗斯人民友谊大学实验中心和北京青少年研究中心联合开展了一个研究项目,这个项目是关于两国青年学生世界观主导思想的研究。我们这里所谈论的价值取向,并不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包括人们认为向社会公开或者宣称(也可能是接受、拒绝或者忽略)的结构关系(伊·阿·苏琳娜,1996:3)。我们这里所说的青年,也并不是指所有的社会青年,而是一个固定的群体——大学生,因为在社会青年群体中大学生具有独特的敏感性和高度的社会流动性,在很大程度上,他们参与了社会意识重组的所有过程并且成为社会发展的潜力。这一问题虽然有着永恒的现实性,但是正是在近几年才变得尤为重要,这也是为了理解今日社会所发生的一切,为了预测近期国家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的变化。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取决于不同社会秩序变化的程度。10188858近十几年来,俄罗斯和中国正在经历着完全相同的进程,尽管是在不同的规模内并且得到了完全不一样的结果:改变了国家和(或者)地区的界限,人口迁移频繁,从极权主义的社会类型向民主主义转变(具有强烈的专制成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从相对单一的社会向复杂的社会分层转变,使得自己的国家在国际政治中成为有
<<
>>
作者简介
Z.T.戈连科娃:
N.P.纳尔布特:
I.V.特罗秋科: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