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东北现代乡土小说始现于1930年代,疑迟创作的短篇小说《山丁花》被誉为“代表乡土文艺的作品”,而其此前创作的《北荒》,已使人们感觉到作者是“一位勇敢的尝试的乡土文艺家”,“现在满洲文坛的拓荒者”[1]。但这仅仅于东北区域所论,就现代中国而言,乡土小说始于1920年代,是继“问题小说”之后而勃兴的文学创作风潮。在乡土文学创作潮流中,鲁迅以其系列描写乡土的小说,成为乡土文学的鼻祖或旗帜性人物。以往,有学者将乡土文学概念的提出也归为鲁迅,其依据是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
东北现代乡土小说始现于1930年代,疑迟创作的短篇小说《山丁花》被誉为“代表乡土文艺的作品”,而其此前创作的《北荒》,已使人们感觉到作者是“一位勇敢的尝试的乡土文艺家”,“现在满洲文坛的拓荒者”[1]。但这仅仅于东北区域所论,就现代中国而言,乡土小说始于1920年代,是继“问题小说”之后而勃兴的文学创作风潮。在乡土文学创作潮流中,鲁迅以其系列描写乡土的小说,成为乡土文学的鼻祖或旗帜性人物。以往,有学者将乡土文学概念的提出也归为鲁迅,其依据是鲁迅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所言:“蹇先艾叙述过贵州,裴文中关心着榆关,凡在北京写出他的胸臆的人们,无论他自称为用主观或客观,其实往往是乡土文学……许钦文自名他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为《故乡》,也就是在不知不觉中,自招为乡土文学的作者。”[2]其实,细致究察,鲁迅只是对某些小说的乡土特征做了说明,而对“乡土文学”并没有进行理论界定。已有学者考证,早在1925年,张定璜就在《鲁迅先生》一文中指出,鲁迅的作品“满熏着中国的土气,他可以说是眼前我们唯一的乡土艺术家。”[3]其后,苏雪林在《〈阿Q正传〉及鲁迅的创作艺术》中认定:“鲁迅是中国最早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