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经历了独立战争胜利和两次宗教复兴运动的美国基督教,在新的共和国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美国的疆土不断地向西扩张,基督教会和教士也随着西部边疆的开拓向前进。但因废奴运动引发的南北矛盾不断激化,最后终于发展为南北战争并导致了美国教会的大分裂。美国的基督教过去曾出现过许多次分裂,但大多与宗教有关,也有些教派的出现是因为种族、文化、历史背景等非宗教的因素。南北战争造成的教会分裂,就其程度与规模而言,是空前的。当时,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北方教会...
经历了独立战争胜利和两次宗教复兴运动的美国基督教,在新的共和国里,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18世纪后期到19世纪中期,美国的疆土不断地向西扩张,基督教会和教士也随着西部边疆的开拓向前进。但因废奴运动引发的南北矛盾不断激化,最后终于发展为南北战争并导致了美国教会的大分裂。美国的基督教过去曾出现过许多次分裂,但大多与宗教有关,也有些教派的出现是因为种族、文化、历史背景等非宗教的因素。南北战争造成的教会分裂,就其程度与规模而言,是空前的。当时,主张废除奴隶制的北方教会认为,奴隶制是违背人性和上帝制订的法律的,不符合基督教的基本原则,蓄奴制十恶不赦,必须彻底废除。而反对废奴的南方基督教会则认为蓄奴是教义允许的,圣经里并未写有反对蓄奴的内容,耶稣没有说过任何反对拥有奴隶的话,作为教会,也不应强行干预废奴或者蓄奴这样的政治问题。南北教会双方长时期的激烈争吵终于承认了组织上的分裂。到1861年南北战争爆发之前,当时美国最大的三个教会派,浸礼会、卫理公会、长老会已在全国范围内分为相互对立和独立的两大阵营。南北战争爆发后,南北教会各自支持自己一方的军队。当战争结束后,美国社会恢复了统一,但分裂了的教会都未能
<<
>>
作者简介
刘澎: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讲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系客座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全国人大与议会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美国埃默里大学法学院宗教与法律中心客座研究员、普世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长期研究美国宗教,政教关系及宗教与法律问题。1989年曾赴英国、德国、瑞士、荷兰等国考察政教关系;1989年底至1990年底,为美国圣母大学神学系访问学者;1994年夏至1995年夏,为美国乔治敦大学访问学者。此外曾在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福乐神学院、哈德福得神学院任短期客座研究员。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