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早期美国的天主教徒大多是来自欧洲的天主教徒移民或这些移民的后裔,由于欧洲宗教改革的结果使大多数新教教徒对罗马教廷和天主教难有好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天主教移民一直面临着如何被美国社会接受,如何在非天主教传统的美国生活下去的问题。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为了尽快从被新教教徒敌视、猜疑的气氛中走出来,许多美国天主教徒认识到天主教在美国只有走“美国化”“本土化”的道路,使新建的天主教会带有更多的“美国人”特点,天主教才能在美国生存和发展。但在“美国化”和天主教会...
早期美国的天主教徒大多是来自欧洲的天主教徒移民或这些移民的后裔,由于欧洲宗教改革的结果使大多数新教教徒对罗马教廷和天主教难有好感,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里,天主教移民一直面临着如何被美国社会接受,如何在非天主教传统的美国生活下去的问题。在这样一种背景下,为了尽快从被新教教徒敌视、猜疑的气氛中走出来,许多美国天主教徒认识到天主教在美国只有走“美国化”“本土化”的道路,使新建的天主教会带有更多的“美国人”特点,天主教才能在美国生存和发展。但在“美国化”和天主教会的一体性之间如何保持平衡,各地教会当时并无共识。加之美国独立初期,天主教会内部在美国的组织体系尚不健全,一些天主教神职人员自主行动,这一切导致了罗马天主教会在美国发展的过程中发生过多次内部危机。18世纪80年代,随着新移民的大量到来,美国天主教会内出现了要求像新教教派那样按民族特色组建独立教会的声音。在费城,一些来自德国的日耳曼族天主教徒未经主管传教的主教同意,在美国建立了第一个由单一民族的天主教徒组成的教会,费城圣三一教堂。他们不接受主教指派的神甫,自行选举神甫。这一冲突导致了1796年日耳曼族天主教徒与卡罗尔领导的主教区正式分裂。6
<<
>>
作者简介
刘澎: 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政法大学宗教与法律研究中心讲座教授、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系客座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全国人大与议会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美国埃默里大学法学院宗教与法律中心客座研究员、普世社会科学研究所所长。长期研究美国宗教,政教关系及宗教与法律问题。1989年曾赴英国、德国、瑞士、荷兰等国考察政教关系;1989年底至1990年底,为美国圣母大学神学系访问学者;1994年夏至1995年夏,为美国乔治敦大学访问学者。此外曾在美国普林斯顿神学院、福乐神学院、哈德福得神学院任短期客座研究员。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