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突破农村公共品供给的困境——民国知识分子参与乡村建设运动的时代意义
摘要
1920—1930年代农村经济破产、社会动荡所引发的乡村危机,引发城市知识阶层的极大关注,并形成相关公共舆论。他们认为拯救农村的重要方法之一,是保障农村公共品供给,由此产生以“杨开道方案”为代表的系列设想。但是,处于现代化初期的国家和地方社会并没有发展出有效的公共品供应体制,在这种特殊背景之下,知识分子群体激起投身农村、建设农村的道德行动,积极参与农村社会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农村公共品供给的独特道路。这些历史经验直到今天仍有重要意义,有待进一步研究。
>>
作者简介

宣朝庆: 暂无简介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