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元兢“调声三术”分析
  • 报告作者:魏学宝
  • 所属图书:中国诗歌研究(第九辑)
  • 图书作者:赵敏俐 教育部省属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 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
  • 出版时间:2013年09月
报告字数:16577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
初唐诗论家对声律的论述大多侧重于消极意义层面的声病阐释,元兢《诗髓脑》的“调声三术”是不多见的成系统的积极意义,即理论构建层面的描述,“调声三术”以声调为核心,论述“换头”“护腰”“相承”,在诗律定型过程中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学界自然应对元氏的“调声三术”予以恰当的文学史定位,同时也不宜褒奖过高,站在诗律和创作实践的角度来看,元氏的“调声三术”带有明显的探索、过渡痕迹。
作者简介

魏学宝: 魏学宝,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学院讲师,北京语言大学中国古典文学专业博士研究生。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