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导读在过去的三年中,中国政府通过多种途径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学术界对此褒贬不一,主要的探讨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次序、影响和展望;第二,人民币国际化对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经济的意义。欧洲智库Bruegel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致力于对第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尽管学者们倾向于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当今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匹配,但是在现今政策框架下,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和潜力,不同学者看法存在很大的分歧。大部分争论焦点在于,人民币国际化的...
导读在过去的三年中,中国政府通过多种途径加快了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学术界对此褒贬不一,主要的探讨包括两个方面:第一,人民币国际化的次序、影响和展望;第二,人民币国际化对国际货币体系和全球经济的意义。欧洲智库Bruegel日前发布的一份报告致力于对第一个问题进行探讨。尽管学者们倾向于认为,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当今中国经济的国际地位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匹配,但是在现今政策框架下,对于人民币国际化的程度和潜力,不同学者看法存在很大的分歧。大部分争论焦点在于,人民币国际化的潜力之所以受限,是因为中国仍然保持着相对不开放的资本金融账户,汇率存在管制,金融行业仍受国家控制且缺乏外资竞争。这一争论焦点,实质上是围绕三元悖论展开的,但是中国的政策在某种意义上,并不受该理论的限制。首先,现行的人民币国际化措施能够有效地绕开资本项目的管制。尽管中国现在仍是对外净债权人,国际化进程相对缓慢,但是鼓励企业进行对外投资的措施有助于逐步平衡中国的对外净投资头寸,为中国企业在未来发行人民币计值的债券奠定基础。人民币离岸市场的建立也是这一进程的重要一环,离岸市场的建立表明人民币交易可以独立于本国国内的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