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论语》及其相关文献是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主要载体。汉代以后,随着孔子和儒学地位的不断提高,在政治生活中,它们成为统治集团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在思想、文化领域,它们是精英文化的灵魂,对市井文化也有重要的影响;在学术、教育方面,它被视为攻治“六经”的起点,成为科举考试中的主题。《论语》对社会诸方面均发生影响,这些影响反过来又促进了《论语》研究的发展。因此有必要研究这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及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语》学的研究,对于《论语》及其他儒学文献的诠...
《论语》及其相关文献是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主要载体。汉代以后,随着孔子和儒学地位的不断提高,在政治生活中,它们成为统治集团制定政策的基本原则;在思想、文化领域,它们是精英文化的灵魂,对市井文化也有重要的影响;在学术、教育方面,它被视为攻治“六经”的起点,成为科举考试中的主题。《论语》对社会诸方面均发生影响,这些影响反过来又促进了《论语》研究的发展。因此有必要研究这个相互影响的过程及在社会各个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论语》学的研究,对于《论语》及其他儒学文献的诠释关系重大,而且能够从这里入手剖析不同时期的经学及社会思潮特色,认识中国古代思想的逻辑发展。《论语》及其相关的儒家文献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或重要组成部分,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必须用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及历史主义的方法重新解读《论语》,弄清古代学者所阐发的《论语》义理,存其精华,除其糟粕,使其与我国的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搭挂起来,做到古为今用,以期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服务。我们选择《〈论语〉学史》这一成果,以期在前贤研究的基础之上,深入研究《论语》学的发展进程,拓宽《论语》学研究的领域,观照学术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本成果试图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