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前,学术界已普遍认同石油价格对宏观经济存在一定影响,但主要争论来自石油价格冲击影响的程度以及对宏观经济的传导渠道。在实证研究方面,重要的贡献有Hamilton(1983,1996,2005,2009),其利用经验数据证据表明,石油价格冲击是造成美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因素。然而,这种石油价格增长与经济衰退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遭到很多学者质疑。特别是Hooker(1996)发现自1980年后,石油价格的影响随时间的关系已改变,并认为Hamilton的结果可能不太适用。此外,Barsky 和 Kilian(2004)也指出石...
目前,学术界已普遍认同石油价格对宏观经济存在一定影响,但主要争论来自石油价格冲击影响的程度以及对宏观经济的传导渠道。在实证研究方面,重要的贡献有Hamilton(1983,1996,2005,2009),其利用经验数据证据表明,石油价格冲击是造成美国经济衰退的主要因素。然而,这种石油价格增长与经济衰退存在因果关系的结论,遭到很多学者质疑。特别是Hooker(1996)发现自1980年后,石油价格的影响随时间的关系已改变,并认为Hamilton的结果可能不太适用。此外,Barsky 和 Kilian(2004)也指出石油冲击的影响其实较少,石油冲击本身不足以解释美国70年代的滞涨现象。而较为中立的观点是Bernanke 等(1997)提出的石油价格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不是来自石油价格变动本身,而是来自紧缩的货币政策,即美联储把石油价格的变动作为其货币政策的一个内生变量,进而导致紧缩政策的出台,也就是所谓的石油价格对于美联储货币政策的内生化。Blanchard 和 Gali(2007)则证明石油冲击对美国国民经济的动态影响随时间的变化明显地减少,并认为主要原因在于美国货币政策有效性提高,此外还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