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新中国大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几乎是从学习苏联模式开始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大学“全面学苏”,将“苏联模式”大学课程体系全盘移植中国大学。本章在简单扼要地交代新中国诞生前中国大学课程体系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特点之后,重点对新中国成立初年大学课程体系的改造、“学习苏联”课程政策的形成、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开展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先行试点、“院系调整”后苏联模式课程体系开始全面移植中国大学等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探讨了50年代初全面学苏的动因...
新中国大学课程体系的建立,几乎是从学习苏联模式开始的。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大学“全面学苏”,将“苏联模式”大学课程体系全盘移植中国大学。本章在简单扼要地交代新中国诞生前中国大学课程体系的历史沿革和基本特点之后,重点对新中国成立初年大学课程体系的改造、“学习苏联”课程政策的形成、中国人民大学和哈尔滨工业大学学习苏联教育经验开展课程和教学改革的先行试点、“院系调整”后苏联模式课程体系开始全面移植中国大学等进行较为深入系统的研究。在探讨了50年代初全面学苏的动因、背景之后,着重概括、总结出苏联模式课程体系所具有的本质性特征,以及20世纪50年代初期移植苏联模式课程体系的改革对当时社会变革与转型的适应性和对高等教育自身发展的影响。
<<
>>
作者简介
陈兴明: 1965年生,汉族,福建人,教育学博士,研究员。现任福州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福州大学发展规划与“211工程”办公室主任。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理论、高等教育管理、高校课程与教学论、高校战略与规划研究。至今主持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和福建省高等学校社会科学研究课题7项。已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出版专著(合著)3部。先后获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福建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成开过三等奖1项。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