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图书:身体·性·性感
- 图书作者:黄盈盈
- 出版时间:2008年03月
- 所属丛书:
报告字数:14182字
报告页数:19页
摘要
“身体”的范畴可以被视为研究者对于这个概念的外延的界定。“身体”研究有很大一块内容是在“身—心”框架下的哲学探讨。就实地研究而言,“身体”至少涉及以下内容。(1)赤体原态(身高、胖瘦、肤色、乳房大小、裸体等内容);(2)养身(补身、饮食等);(3)育体(对身体的锻炼,体育中的身体等);(4)身体再造(美容、器官移植,变性;稍微扩展一点,包括刺青、着装等);(5)生殖(包括生育、月经、绝经等);(6)性(包括性行为、性生活、性认同、性快感、性满意度等);(7)健...
“身体”的范畴可以被视为研究者对于这个概念的外延的界定。“身体”研究有很大一块内容是在“身—心”框架下的哲学探讨。就实地研究而言,“身体”至少涉及以下内容。(1)赤体原态(身高、胖瘦、肤色、乳房大小、裸体等内容);(2)养身(补身、饮食等);(3)育体(对身体的锻炼,体育中的身体等);(4)身体再造(美容、器官移植,变性;稍微扩展一点,包括刺青、着装等);(5)生殖(包括生育、月经、绝经等);(6)性(包括性行为、性生活、性认同、性快感、性满意度等);(7)健康观(包括对疾病的感受与认识等);(8)气质(包括对身体形象的自我认同、呈现、他人的判定等);(9)古代相面学;(10)吸引力。这些已有的身体研究的内容可以说是呈阶梯状的:从身高、皮肤等所谓的原生态开始,一直到观念、到意识形态。这些主题也可以从三个层次进行归类:个体与自我层次;人际关系层次;有关身体的意识形态层次(比如古相学中有关人好人坏的判定、一定的社会文化对女性气质与男性气质的规定等)。当然,这些只是研究的对象或主题,不涉及方法论问题,即关注身体的赤身原态方面的研究并不一定是从本质主义角度出发,比如肥瘦通常被认为是人的生理特征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