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作者:罗莹
- 所属图书:全球视野下的澳门学
- 图书作者:澳门大学澳门研究中心
- 出版时间:2014年03月
- 所属丛书:
报告字数:19086字
报告页数:14页
摘要
澳门(当时的广东香山)作为明清之际来华耶稣会士进入中华帝国的首要据点,已然成为400年来东西方文化碰撞、对话及交融的前沿阵地。早期华人领洗入教、接受神学教育、为内地传教事业募集物质及资金援助等亦大多在澳门进行。耶稣会历史上最早的两位中国修士:曾协助过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高一志(Alfonso Vagnone,1566-1640)以及郭居静(Lazzaro Cattaneo,1560-1640)等人的钟鸣仁[1](Sebastien Fernandez,1562-1622,广东新会人,又名钟巴相)和劝说儒士瞿太素入教的黄明...
澳门(当时的广东香山)作为明清之际来华耶稣会士进入中华帝国的首要据点,已然成为400年来东西方文化碰撞、对话及交融的前沿阵地。早期华人领洗入教、接受神学教育、为内地传教事业募集物质及资金援助等亦大多在澳门进行。耶稣会历史上最早的两位中国修士:曾协助过利玛窦(Matteo Ricci,1552-1610)、高一志(Alfonso Vagnone,1566-1640)以及郭居静(Lazzaro Cattaneo,1560-1640)等人的钟鸣仁[1](Sebastien Fernandez,1562-1622,广东新会人,又名钟巴相)和劝说儒士瞿太素入教的黄明沙(François Martinez,1573-1606年,澳门人)都是在澳门领洗入教。此外,明末另有5位澳门人加入耶稣会成为修士:游文辉(Emmanuel Pereira,1575-1630)、徐必登(Antoine Leitao,1580-1611)、丘良禀(Dominique Mendez,1581-?)丘良厚(Pascal Mendez,1584-1640)兄弟以及石宏基(François de Lagea,1585-164
<<
>>
作者简介
罗莹: 罗莹,北京外国语大学海外汉学研究中心讲师。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