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微博下的人类灵魂:新媒体公共空间下对话与沟通的意义
  • 报告作者:师曾志 胡泳
  • 报告字数:13025 字
  • 报告页数:15 页
  • 所属图书:新媒介赋权及意义互联网的兴起
  • 所属丛书: 北大公共传播丛书 订阅
  • 图书作者:师曾志 胡泳
  • 出版日期:2014年05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是经济全球化,更重要的是带来国家、民族、种族、阶层、化、语言等边界的打破,想象的微共同体意味着社会结构、社会规范等合法性在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中进行着解构与重构,知识生产、传播、消费、再造等的方式都在发生着改变,人们意识形态的建构已不仅仅是所谓主流规范、价值、观念等的再造,少受行业规范的局限成为可能,人们的信仰与行动更多地有了自主性。社会发展由越来越结构化、规范化的特质,向碎片化、扁平化的方向发展。这种碎片化并不是力量的消解,而是产生巨大的反射力,它激发了每一个人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在这个意义上,公民社会有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原有的慈善公益组织与行业面临的必然是跨界合作与超越自我。
>>
作者简介

师曾志: 0 博士,曾为新西兰惠灵顿维克多利亚大学、瑞典皇家理工学院计算机与传播学院访问学者,现任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公共传播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领域为媒介研究、公共传播与新媒介赋权。著有《新媒介赋权:国家与社会的协同演进》。

胡泳: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政治学博士;中国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网络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信息经济学会常务理事,“信息社会50人论坛”成员,世界经济论坛社交媒体全球议程理事会理事。2014年入选南都报系·奥一网颁布的“致敬中国互联网20年20人”榜单。著有《网络为王》《众声喧哗》等。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