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制定S“十一五”规划应坚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2006~2010)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目标。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制定S“十一五”规划应坚持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原则,要“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指出:“十一五”时期(2006~2010)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时期,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我国新农村建设的目标被勾画为“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它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方面建设,需要进行各方面的改革与调整。在众多改革层面中,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制度改革是其他方面的基础与动力,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环节。加强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改变农村的落后面貌,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对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作用。2008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进一步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