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书从“关系中的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基点出发,认为人作为一种关系性存在是交往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人性论依据,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他我意识的觉醒、心态结构的成熟、价值取向的培育和行为模式的养成等几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进行了重新构建,指出在交往理论视域下,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交往对话、生活育德等原则,培育具有交互主体性的道德素质。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这一前提入手,正确理解需要与利益的动因...
本书从“关系中的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一基点出发,认为人作为一种关系性存在是交往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人性论依据,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从他我意识的觉醒、心态结构的成熟、价值取向的培育和行为模式的养成等几个方面对当代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进行了重新构建,指出在交往理论视域下,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交往对话、生活育德等原则,培育具有交互主体性的道德素质。同时,在现实生活中,从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这一前提入手,正确理解需要与利益的动因,把握交往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价值实现的本质,通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主体间的教育活动以及“内生性接受选择”与“外源性灌输引导”等具体途径,构建导向机制、激励机制、监测机制、调控机制等运作机制,并对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各要素进行与时俱进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创新,共同推进交往理论视域下的大学生道德素质教育的价值实现。
<<
>>
作者简介
蒙冰峰: 1982年1月生,陕西户县人,西安理工大学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责任伦理。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陕西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2项,参与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陕西省社会科学基金等省部级以上课题8项,曾获陕西省人文社会科学成果奖等奖励3项。迄今共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3篇,其中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科学社会主义》等核心期刊发表8篇,出版学术著作1部。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