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美国金融危机与恐慌
摘要
2008年秋季随着巨额损失在金融体系内蔓延,很多金融机构倒闭或者倒闭之后又被政府挽救。整个市场充斥着恐慌,信用市场随之紧缩,交易量大幅下降,股票市场也不景气。透明度的缺失加深了危机:金融市场的参与者并不了解金融机构已经暴露在风险抵押贷款资产以及其他潜在损失面前,事实上,很多公司都不知道自身弱点已经暴露。 衍生品市场场外交易的规模及其特性造成了整个金融系统的重大系统性风险,同时也加剧了2008年秋天市场的恐慌:在不透明又缺乏监管的市场中,数百万计的合同通过合约双方的信用风险将各个金融机构联系在一起,最终整个系统暴露于广泛蔓延的损失和违约中。大量的头寸集中在系统内的重要机构手中(主要是场外衍生品交易商),这又增加了系统的不确定性。这些机构相继发生“银行挤兑”,包括通过债券更新、抵押品需求以及拒绝做合约对手的方式进行衍生品操作的挤兑。 一系列的行动、无作为以及错误判断使得整个国家陷入了痛苦的抉择中:要么冒着整个金融系统崩溃的风险,要么动用纳税人的数万亿的资金稳定系统来阻止其对整个经济造成的灾难性损害。在这一过程中,政府救助了大量的被认为是“太大以至于不能倒闭”的金融机构——这样的机构要么是规
>>
作者简介

美国金融与经济危机起因调查委员会:

王欣红: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英语学院副教授,中国WTO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刘洪峰: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肖艳: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经济学院副教授,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中国WTO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张汉林: 经济学博士,现任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中国WTO研究院院长。1995年以来,相继担任中国国际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员,中国国际交流学会、中国国际贸易学会、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等常务理事;担任多部委经贸政策顾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高级研究员、中共中央与国务院台办兼职研究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国家法官学院兼职教授。1999年破格晋升为教授,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99年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2000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等院校“跨世纪优秀人才”。2001年11月10日作为特邀嘉宾主持中央电视台“入世”直播节目并见证这一历史性时刻。先后完成或主持了40多项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及国际合作研究项目。独立撰写、主编并出版了30多部有影响力的专著、译著。研究涉及世界经济、经济全球化与我国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的对外开放,两岸四地经贸关系,我国与主要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等。获国家级、省部级奖励及荣誉称号30余次。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