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作者:彭文生
- 所属图书:渐行渐远的红利
- 图书作者:彭文生
- 出版时间:2013年04月
- 所属丛书:
报告字数:20140字
报告页数:29页
摘要
美国所有的困惑、混乱和痛苦不是来自宪法或者联盟的缺陷,也不是来自人们对荣誉和美德的过高追求,很多情况下只是因为人们对货币、信用及其流通规律的无知。——约翰·亚当斯(1787)上面这句话是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1787年在给托马斯·杰斐逊(第三任总统)的信中提到的,两百多年后的今天,这句话对美国及其他市场经济体恐怕仍然适用。在金融危机冲击后,人们对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当初宽松货币政策的责难,对现任主席伯南克直接购买长期国债和资产抵押债券来大幅印钞(量化宽松)的...
美国所有的困惑、混乱和痛苦不是来自宪法或者联盟的缺陷,也不是来自人们对荣誉和美德的过高追求,很多情况下只是因为人们对货币、信用及其流通规律的无知。——约翰·亚当斯(1787)上面这句话是美国第二任总统约翰·亚当斯1787年在给托马斯·杰斐逊(第三任总统)的信中提到的,两百多年后的今天,这句话对美国及其他市场经济体恐怕仍然适用。在金融危机冲击后,人们对美联储前任主席格林斯潘当初宽松货币政策的责难,对现任主席伯南克直接购买长期国债和资产抵押债券来大幅印钞(量化宽松)的争议,很多都和大家对货币信用的理解差异有关。近代市场经济的大幅波动很多情况下都是和货币联系在一起的,货币太多或太少都会出现问题,什么是“太多”什么是“太少”,事后看似乎很容易,但事前看有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这种判断和当时的主流思维有很大关系,少数人可能看到了问题所在,但因为其逻辑不符合主流的观点,难以影响政策。在全球金融危机之前的20多年,对货币政策影响最大的是新凯恩斯主义(就像第一章所强调的,这是个错误的标签,新凯恩斯主义更多的是古典经济学的一个更新的版本,而不是凯恩斯的精神)。在新凯恩斯经济学的模型里,央行的货币政
<<
>>
作者简介
彭文生: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特邀成员、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