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异托邦”里建构“个人另类选择”幻象空间——网络文学的意识形态功能之一种
报告字数:15129字
报告页数:15页
摘要
“启蒙的绝境”和“娱乐至死”构成中国网络文学的现实语境和国际语境,也决定了网络文学在价值观上整体的“回撤”姿态。“清穿”一“穿”回到启蒙前,通过消解爱情神话的幻象而解构爱情的主体,从而缓解人们的价值危机和情感焦虑,形成“反言情的言情模式”。在“后撤”的总体态势下,网络小说《间客》的逆流而上特别值得关注。小说以幻想的方式在“第二世界”重新立法,以个人英雄主义坚持启蒙立场,在没有“另类制度选择”的总体困境下,坚持“个人另类选择”的权利。在文学传统上,《间客》...
“启蒙的绝境”和“娱乐至死”构成中国网络文学的现实语境和国际语境,也决定了网络文学在价值观上整体的“回撤”姿态。“清穿”一“穿”回到启蒙前,通过消解爱情神话的幻象而解构爱情的主体,从而缓解人们的价值危机和情感焦虑,形成“反言情的言情模式”。在“后撤”的总体态势下,网络小说《间客》的逆流而上特别值得关注。小说以幻想的方式在“第二世界”重新立法,以个人英雄主义坚持启蒙立场,在没有“另类制度选择”的总体困境下,坚持“个人另类选择”的权利。在文学传统上,《间客》是《平凡的世界》的延续,但在现实主义的乌托邦叙述已经不再可能的今天,只能在“异托邦”里建立另类个人选择的幻象空间,并以此实现其意识形态功能。齐泽克在2011年10月9日“攻占华尔街”的街头演讲中提到中国的“穿越小说”[1]:“……对中国来说,这是一个好兆头。这意味着人民仍在梦想另外的可能”,“我们这儿……占统治地位的系统已经压制了我们梦想的能力”。“记住,我们的基本信条是:我们被允许想象另外的可能。现存的统治已经破裂。我们并非生活在最好的可能的世界。但前面有一条很长的路要走。我们面临确实困难的问题。我们知道我们不要什么。但是我们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