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94年10月学校成立勤工助学基金办公室。2000年华侨大学成立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2004年9月,学校决定成立华侨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学生处学生科。2006年12月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学生处学生科合署办公。2006年,成立华侨大学勤工助学管理办公室,挂靠学生工作处(部)学生科。2012年7月,正式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挂靠学生工作处(部),在泉州、厦门两校区分设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统一管理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学校...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1994年10月学校成立勤工助学基金办公室。2000年华侨大学成立国家助学贷款管理中心。2004年9月,学校决定成立华侨大学国家助学贷款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挂靠学生处学生科。2006年12月设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与学生处学生科合署办公。2006年,成立华侨大学勤工助学管理办公室,挂靠学生工作处(部)学生科。2012年7月,正式成立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挂靠学生工作处(部),在泉州、厦门两校区分设办公室,配备专职工作人员,统一管理全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学校领导历来高度重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学校于2006年3月开始启动酝酿改革资助模式,建立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又称为“阳光成长计划”。经过多年来不断完善,初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制度和配套工作机制,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学习生活提供了全面高效的保障。同时,学校不断重视“资助与育人结合”,拓展了“阳光成长计划”的内涵和外延。2011年学校提出构建“围绕一个目标,完善三大保障,推进六项工程”学生工作育人体系,其中“阳光资助工程”包括“阳光成长计划”与“阳光资助育人体系”,分别从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对家庭经济困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