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作者:林秀琴
- 所属图书:行进中的思考
- 图书作者:周建设
- 出版时间:2014年09月
报告字数:4632字
报告页数:6页
摘要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教学是教师个人的行为,影响教学的因素很多,难以用科学量化方式研究。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学也是科学”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教学研究不仅要有科学的基础,...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的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在美国实用主义哲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影响的教学效能核定运动后,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学者的关注。20世纪以前在西方教育理论中占主导地位的教学观是“教学是艺术”,教学是教师个人的行为,影响教学的因素很多,难以用科学量化方式研究。但随着20世纪以来科学思潮的影响,以及心理学特别是行为科学的发展,人们对教学有了新的认识,“教学也是科学”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人们普遍认为,教学研究不仅要有科学的基础,而且还需用科学的方法。于是,人们开始用观察、实验等科学的方法来研究教学问题。课堂教学研究、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就是这种研究的一个组成部分。目前,我国对外汉语教学有效性研究还相对薄弱。我们知道,对外汉语教学作为一门年轻的学科,不过40年的历史。40年中,业内专家、教师对本学科进行了不同角度的研究,包括“服务于第二汉语教学的汉语本体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与认知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与测试研究;现代教育技术及现代科技手段在教学中的应用”(赵金铭,2002)。另外在对外汉语学科建设、对外汉语课堂教学方法、教学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