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单位制与技能形成:师徒制社会主义改造及其后的发展历程
  • 报告作者:王星
  • 报告字数:79467 字
  • 报告页数:100 页
  • 所属图书:技能形成的社会建构
  • 所属丛书: 新社会学文丛 订阅
  • 图书作者:王星
  • 出版日期:2014年11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11062048,大部分企业师徒制基本上延续了民国时期的形态和轨迹。但在1953年社会主义改造、单位制逐渐铺开后,师徒制也随之开始了变迁历程。众所周知,单位制是透视1949年后中国经济社会状况的一个重要窗口11062049。但一直以来,学界多聚焦于单位制政治社会治理功能,而忽略了单位制内部各个制度间的互动关系。在笔者看来,单位制是一种集政治、经济、社会等多种功能于一身的综合性制度安排11062050。在这个“制度包”中,不同制度安排之间的互动会对单位制整体的运行和功能产生直接影响,比如单位组织的行政等级地位或经济能力会对其所属的单位社区治理产生直接的影响11062051。正是基于这样的理论与现实背景,本章试图讨论单位制对师徒制变迁轨迹所产生的影响,具体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是解构单位制整体概念,将单位制这一整合了多种制度安排的“制度包”分割为福利制度、劳动人事制度、技能形成制度、行政等级制度等,并深入分析这些制度安排与单位组织内师徒制之间的相关性;二是刻画新中国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企业单位中师徒制的变迁轨迹,并分析变迁过程中不同角色主体的行动及其对师徒制社会主义改造演化轨迹
>>
作者简介

王星: 博士,南开大学社会工作与社会政策系副教授,中国社会学劳动与人力资源专业委员会理事。主要研究方向为经济社会学、劳工社会学、社会政策理论。曾受邀访问韩国釜山大学、日本成城大学,做过美国杜克大学为期一年的访问学者。发表论文多篇,研究成果曾获得中国社会学会2011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一等奖,中国社会学会2009年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第十二届天津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等。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项。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