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摘要
中国社会历来即存在男孩偏好的文化根源和制度基础,使得家庭及个体价值取向和行为模式均表现为对女性的歧视。人们采取了各种手段来满足个人、家庭甚至家族对于子女性别结构的要求,如孩子出生前进行性别鉴定和性别选择性流产,或者在女孩出生后对其进行溺弃、忽视照料、减少资源投入等,带来偏高的出生性别比和偏高的女孩死亡水平。由于缺乏技术手段,历史上人们实现家庭子女性别结构的策略主要是溺弃女婴,宋、明、清各朝都存在普遍的溺杀女婴现象,甚至清朝皇室中的女婴也不能幸免,女婴的大量非正常死亡造成性别比例失调,具体表现为男多女少(李中清和郭松义,1994;陈剩勇,2000;徐晓望,2003)。李树茁和朱楚珠的研究表明1950年以来在中国一直存在着偏高的女孩死亡水平,且偏高女孩死亡水平还存在着城乡差异,县比市镇的女孩死亡水平更高一些(李树茁和朱楚珠,2001)。20世纪80年代后,B超及医学技术发展使人们大多在孩子出生前进行性别选择,造成中国出生性别比在1980年突破107的上限后,一直呈上升趋势,2000年人口普查高达116.901075013,2005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数据表明,出生性别比偏高态势没有得到
>>
作者简介

李艳: 0 1973年7月出生,湖南省娄底市人,西安工程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西安交通大学人口所兼职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主要从事中国性别平等、弱势群体保护与公共政策领域的研究与实践工作。作为关键成员参与国家社科基金、美国福特基金、斯坦福校长基金、软科学基金以及国家人口计生委资助的课题,涉及社会性别平等促进、国家“关爱女孩行动”、性别偏好与社会稳定等。目前发表论文4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一项,陕西省教育厅项目一项。

李树茁: 1963年生,陕西西安人,1991年获西安交通大学系统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现为西安交通大学公共政策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所长,人口与社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老龄与健康中心联合主任。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人口与资源研究所兼职教授、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国家卫计委公共政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职。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主要从事人口与社会可持续发展、公共政策分析与评价等领域的研究。合著《计划生育对中国妇女的双面影响》、《中国儿童生存的研究与实践》、《当代中国农村的招赘婚姻》和《社会性别量表的开发与应用》等。主要研究人口与社会政策、性别与发展、老龄与健康、流动与迁移、生态服务与人类福祉等。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