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清末、民初中国农会组织的兴起与发展
  • 报告作者:许欣欣
  • 报告字数:26394 字
  • 报告页数:38 页
  • 所属图书:中国农民组织化与韩国经验
  • 图书作者:许欣欣
  • 出版日期:2010年09月
  • 浏览人数:
  • 下载次数:
摘要
中国是一个古老的农业大国,早在秦汉时期就有专门管理农业的官员设置:最高官员的职位为“大司农”,负责规划总体农业事务;在其之下,负责农业生产的执行官为“大田”;县一级的农业官员叫“田啬”;管理粮仓的官员叫“仓啬夫”。此后各朝代萧规曹随,均设有专门管理农业的官员,并设有相应的机构。然而,若论在全国范围内成立的具有一定现代社团性质的涉农组织,则只能追溯到清朝末年。19世纪末,随着在振兴工商业浪潮之下蛰伏已久的重农主义思潮的复苏,中国农业得以跻身于近代“实业”之列而获得了一次极佳的发展机遇。具有现代社团性质的中国农会组织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的。1907年7月,清政府设立的直隶农务总会,是我国历史上成立最早、直接由政府颁发关防、享有社团法人地位的农会。
>>
关键词: 农会清朝民国
作者简介

许欣欣: 女,北京市人。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1996~2007年,先后于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杜克大学、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德国柏林自由大学做访问学者,早期关注社会分层与流动方面的研究。主要研究领域:社会结构变迁、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农村社会学。主要研究成果:《当代中国结构变迁与社会流动》(专著)、《中国城镇居民贫富差距演变趋势》(论文)、《从职业评价与择业取向看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论文)、《社会、市场、价值观:整体变迁的征兆》(论文)、《中国乡村建设与改造的案例研究》(研究报告)、《韩国农协的形成与发展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论文)。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