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刚才俞书记讲话提到武汉经济圈的发展,首要的问题是增强活力,解决一些体制性的障碍。我对俞书记的这个观点十分赞成。武汉确实具有成为中部经济增长极的条件。昨天我看了大家为会议精心准备的文件,对武汉经济圈的发展作了充分的论证。包括一百公里经济圈,二百公里经济圈和三百公里经济圈,它的发展对于中国中部经济的崛起,乃至对全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具有决定性意义。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样实现武汉经济圈的较快发展,我觉得关键在于如何激发武汉经济圈发展的活力。从历史上看,经济地图历来...
刚才俞书记讲话提到武汉经济圈的发展,首要的问题是增强活力,解决一些体制性的障碍。我对俞书记的这个观点十分赞成。武汉确实具有成为中部经济增长极的条件。昨天我看了大家为会议精心准备的文件,对武汉经济圈的发展作了充分的论证。包括一百公里经济圈,二百公里经济圈和三百公里经济圈,它的发展对于中国中部经济的崛起,乃至对全国的现代化建设事业都具有决定性意义。现在的问题是怎么样实现武汉经济圈的较快发展,我觉得关键在于如何激发武汉经济圈发展的活力。从历史上看,经济地图历来是靠人来改写的,一个地方有区位优势,有自然资源的优势,有人才优势,并不等于这个地方经济就发展得好。相反,有些地方不具备区位优势,没有很好的自然条件,它的经济却能够发展得很好。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各地经济发展的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大家的调研报告中,把武汉经济圈同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进行了对比,非常说明问题。比如说武汉在改革开放前,在国内是一个实力非常雄厚的大城市,排在前列。现在苏州、无锡、杭州、宁波在GDP方面已经超过武汉。财政厅罗辉同志主持的研究报告所提供的数据,更能说明问题。他们把武汉经济圈九个城市跟浙江六个城市相比,2002年我们的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