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所属图书:中国中部地区社会结构变迁
- 图书作者:胡功民 王先洪 丁国焱 张学清 周锁姣 胡顺延
- 出版时间:2002年10月
报告字数:4561字
报告页数:7页
摘要
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阶层,是指在各类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旅游、娱乐、服务等行业,以从事营业、服务等半体力劳动为主的社会群体。它包括 3个亚层:①国有单位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②城镇集体单位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③非公有制单位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或者2个亚层:①技术性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②非技术性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1978~1998年,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阶层及其亚层人数的变化和社会地位的评价情况,见表8-1。 表8-1 商业和服务人员阶层及其亚层人数的变化和社会地位的评价 续表...
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阶层,是指在各类批发和零售贸易、餐饮、旅游、娱乐、服务等行业,以从事营业、服务等半体力劳动为主的社会群体。它包括 3个亚层:①国有单位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②城镇集体单位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③非公有制单位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或者2个亚层:①技术性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②非技术性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1978~1998年,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阶层及其亚层人数的变化和社会地位的评价情况,见表8-1。 表8-1 商业和服务人员阶层及其亚层人数的变化和社会地位的评价 续表8-1
表8-1的数据说明:①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阶层的增长速度达337.27%,在各阶层人数的增长速度中仅次于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居于第二位。②不同所有制单位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的增长速度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其中非公有制单位从无到有、增长极快。到1998年,非公有制单位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已占本阶层总人数的73.93%;反之,国有和城镇集体单位商业人员和服务人员所占比重已下降到26.07%。③在社会地位的评价方面,国有单位最高,非公有制单位次之,城镇集体单位最低,总的来说差距不大,最大差距6.35分。但是,如果按照技术性商服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