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当代价值——《马克思的意识形态批判及其当代价值》成果简介
报告字数:4085字
报告页数:7页
摘要
研究认为,意识形态在当代是个极其重大的课题,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尤甚。对于“文化大革命”失误的纠错拷问着意识形态的历史定位:如何在克服“泛意识形态化”的同时避免“非意识形态化”?对于“苏联模式”的反思拷问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制度: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适应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拷问着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如何在“话语体系转换”(“说新话”)中不割断历史、不割裂马克思主义(“不丢老祖宗”)?再进一步,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
研究认为,意识形态在当代是个极其重大的课题,对于当代中国而言尤甚。对于“文化大革命”失误的纠错拷问着意识形态的历史定位:如何在克服“泛意识形态化”的同时避免“非意识形态化”?对于“苏联模式”的反思拷问着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制度:如何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适应时代主题的转换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拷问着传统的意识形态话语:如何在“话语体系转换”(“说新话”)中不割断历史、不割裂马克思主义(“不丢老祖宗”)?再进一步,社会主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何发展?社会主义国家政治上的“民主化”意味着进步还是倒退?经济上的“市场化”是再生还是毁灭?思想价值观上的“多元化”显示出生气还是病态?在经济全球化引起的各种民族主义思想的冲突、人权主义和主权主义的争斗以及纷繁的观念碰撞和冲突中如何坚持科学进步的立场?在这些重大问题上的任何偏颇都将导致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失误,因而其理所当然地成为当代中国理论视野的重大热点。这里首先涉及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马克思的意识形态理论,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当代中国全部意识形态争论的理论源头。该成果正是关于这一当代理论争论源头的基础性研究,力图做到思想上正本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