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书将从制度转型理论探究中国内地财政制度的演变。内地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巨变,涉及的层面极为广泛;相关的文献不论从税赋实务或是财政理论的观点,大多着重于静态的制度架构描述以及各类型财税收支制度的优缺点为主轴。现有的文献似乎尚未从制度如何演变,也就是一个现行制度如何转变成为另一个制度的观点来分析财政制度的变革。本书将有系统地根据制度转型的理论来探讨财政结构、计划价格与财政收支、中央与地方财政划分、区域经济发展与冲突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等层面的制度转型问题。在探讨内...
本书将从制度转型理论探究中国内地财政制度的演变。内地经济改革所带来的巨变,涉及的层面极为广泛;相关的文献不论从税赋实务或是财政理论的观点,大多着重于静态的制度架构描述以及各类型财税收支制度的优缺点为主轴。现有的文献似乎尚未从制度如何演变,也就是一个现行制度如何转变成为另一个制度的观点来分析财政制度的变革。本书将有系统地根据制度转型的理论来探讨财政结构、计划价格与财政收支、中央与地方财政划分、区域经济发展与冲突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等层面的制度转型问题。在探讨内地经济改革与税制演变的互动关系时,除了分析经济改革对财政制度的影响以及必须面对的转变;还将探讨财政制度变革的方向与速度对长期经济增长的含意。
<<
>>
作者简介
邹继础: 0
邹继础 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博士,曾任教于纽泽西州立大学经济学系,现任逢甲大学经济学系主任。主要研究兴趣与学术论文涵盖经济发展与成长、中国内地经济改革、国际贸易冲突与解决、人力资本理论、经济制度、经济思想史等领域。曾翻译《解读偏好:用经济学方法探究人类行为》,另与他人合译《国家发展策略:打造国家财富》、《家庭论》、《透视经济大师》等书。时论及短评散见《联合报》、《中国时报》等主要报章及New York Times,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及Business Week等。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