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皮书数据库! | 皮书网首页
登录|注册 |无障碍阅读
国家知识资源服务中心 CARSI
您现在所在的位置:首页
中国城镇文化教育消费需求景气总体评价——20年间分析与2011年度测评
摘要
2011年,全国城镇文化教育消费需求继续保持高增长:总量增长19.84%,为乡村总量增幅的5.39倍;人均值增长13.77%,为乡村人均增幅的1.70倍。以人均值衡量,城镇文化教育消费增长显著低于产值增长,略微低于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较明显高于总消费增长,显著低于积蓄增长。文化教育消费城乡差距比上年扩增5.26%,各省域间城镇文化教育消费地区差距比上年缩减0.10%。2011年全国总体城镇单行景气指数测算:“九五”以来纵向测评显著高于基数值,“十五”以来纵向测评较明显低于基数值,“十一五”以来纵向测评明显低于基数值,一年以来纵向测评略微低于基数值;城乡、地区无差距年度横向测评显著低于理想值,原因在于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的持续存在及其继续扩大。
>>
作者简介

郝朴宁: 男,汉族,上海人,云南师范大学中国西南对外开放与边疆安全研究中心教授,公共文化服务与文化产业发展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硕士生导师,“云南舆情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召集人,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影视学会理事,教育部中国高校影视教育学会理事,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西部学术基地学术委员,云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主要学术方向为影视艺术、文化产业、新闻传播学研究。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民族文化原传介质研究”,主持完成省院省校合作项目“云南民族文化遗存形态产业社会化与文化生态建设”。专著《民族文化传播理论描述》为国内第一部系统研究民族文化传播的理论成果。参与多部电视连续剧的拍摄,担任大型电视纪录片《跨越》(六集)的策划和总撰稿。

魏海燕: 云南省政协信息中心主任编辑,主要从事传媒信息分析研究。

王亚南: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化发展研究中心主任,中国人文发展研究与评价实验室首席科学家,云南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为民俗学、民族学及文化理论、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主要学术贡献有:①1985年首次界定“口承文化”概念,随后完成系统研究,提出口承文化传统为人类社会的文明渊薮,成文史并非文明史起点;②1988年解析人生仪礼中“亲长身份晋升仪式”,指出中国传统“政亲合一”社会结构体制和“天赋亲权”社会权力观念;③1996年开始从事文化战略和文化产业研究,提出“高文化含量”的“人文经济”论述,概括出中心城市以外文化产业发展的“云南模式”;④1999年提出“现代中华民族是56个国内民族平等组成的国民共同体”和“中国是国内多民族的统一国家”论点,完成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华统一国民共同体论”;⑤2006年以来致力于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体系研创,相继主编撰著《中国文化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1年起)、《中国文化产业供需协调检测报告》(2013年起)、《中国公共文化投入增长测评报告》(2015年起)、《中国人民生活发展指数检测报告》(2016年起)、《中国民生消费需求景气评价报告》(2018年起)、《中国健康消费与公共卫生投入双检报告》(2018年起),2019年起新增《中国经济发展结构优化检测报告》《中国社会建设均衡发展检测报告》。

刘婷: 云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博士,文化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后备人才,《云南文化发展蓝皮书》副主编,云南省中青年社会科学工作者协会秘书长。主要学术方向为文化人类学,代表作《民俗休闲文化论》,独立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韧性理论视角下的哈尼族异地搬迁与社区重构研究”、西部项目“云南少数民族民俗文化保护的新思路”。全程参与研创“中国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系列”,合作发表《面向协调增长的中国文化消费需求——“十五”以来分析与“十二五”测算》《中国文化产业未来十年发展空间——以扩大文化消费需求与共享为目标》《各省域文化产业未来十年增长空间——基于需求与共享的测算排行》等论文和研究报告,参与组织撰著“中国人文发展量化分析检测评价系列”年度报告,负责人员组织和撰稿统筹。

相关报告
文章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