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怒江州地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因怒江流经全境而得名。全州总面积1470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9.2万。长期以来,在国家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各族人民与贫困、落后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争。2003年,实现GDP14亿元人民币,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48倍;粮食总产量16万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948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3倍;累计解决了20多万人民的温饱问题。纵向比,怒江州实现了社会形态的历史跨越和经济的长足发展。但是,横向比,怒江州至今还是云...
怒江州地处青藏高原南延部分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因怒江流经全境而得名。全州总面积14703平方公里,总人口为49.2万。长期以来,在国家的关心支持帮助下,各族人民与贫困、落后和恶劣的生存环境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抗争。2003年,实现GDP14亿元人民币,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48倍;粮食总产量16万吨,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5倍;农民人均纯收入948元,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的43倍;累计解决了20多万人民的温饱问题。纵向比,怒江州实现了社会形态的历史跨越和经济的长足发展。但是,横向比,怒江州至今还是云南乃至中国最欠发展的地区。全州4县均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扶持县,农民人均纯收入948元,为全国的36%,为云南省的57%。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3900元,为中国的48%为云南省的48.5%。全州还有22万人处于贫困线下(年人均收入825元以下);有13万群众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还需移民安置;有5.7万户农村群众居住在茅草房、“杈杈房”,占农户总数的48.7%。造成以上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生存环境恶劣。全州98%以上的面积都是高山峡谷,其中坡度在25度以上的占76.6%;在10亩地养活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