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从后实证主义对长期作为社会学主流的实证主义所构成的挑战入手,将针对社会研究核心问题的探讨引入知识社会学的领域。作者梳理了英国“科学知识社会学”流派的理论发展及其基本论题,指出70年代后期社会研究在方法论层面上已越来越显露出“社会建构论”的趋势。接下来,作者通过全面检视“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有关“强纲领”与“弱纲领”之争以及“原因”与“理由”之辩,深入阐述了社会建构论在探讨“实在之社会建构”这一基本命题上所做的理论贡献,并对它悬置知识的绝对客观基础和否定...
本文从后实证主义对长期作为社会学主流的实证主义所构成的挑战入手,将针对社会研究核心问题的探讨引入知识社会学的领域。作者梳理了英国“科学知识社会学”流派的理论发展及其基本论题,指出70年代后期社会研究在方法论层面上已越来越显露出“社会建构论”的趋势。接下来,作者通过全面检视“科学知识社会学”学派有关“强纲领”与“弱纲领”之争以及“原因”与“理由”之辩,深入阐述了社会建构论在探讨“实在之社会建构”这一基本命题上所做的理论贡献,并对它悬置知识的绝对客观基础和否定本体论实在的相对主义倾向提出了质疑。以此为基础,作者进一步讨论了社会建构论贯彻于经验的社会问题研究中的得与失。作者认为,社会建构论已成为当代社会科学中一种具有很大影响但同时也极具争议的思潮的统称。它包含有分属不同学科、源于不同流派、具有表面的亲和性、但在内里又有重大差异的各种社会研究。从表面形式上看至少有科学知识社会学、常人方法学、科学的修辞研究(rhetorical studies of science)、符号人类学、女性主义理论和后结构主义文学理论等形式。从性质上看,社会建构论并非是一种知识的基本教义理论,毋宁说它是科学领域中的一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