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近年来,中国大规模人口流动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快速城市化的一个表现。现阶段中国人口的流动主要是以两种方式实现的:通过正式的户口变更而实现的迁移和并不具备户籍从原籍到流入地的官方变更的临时性流动(这部分人口称为“流动人口”),其中后者为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形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居住模式对于城市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北京和上海两市的流动人口是如何满足其居住需求的,我们所关注的是那些为了寻求就业机会而来到城市的农村流动人口(经济型...
近年来,中国大规模人口流动是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过程中快速城市化的一个表现。现阶段中国人口的流动主要是以两种方式实现的:通过正式的户口变更而实现的迁移和并不具备户籍从原籍到流入地的官方变更的临时性流动(这部分人口称为“流动人口”),其中后者为目前人口流动的主要形式。流动人口在城市中的居住模式对于城市发展有着不容忽视的影响,本文讨论的重点是北京和上海两市的流动人口是如何满足其居住需求的,我们所关注的是那些为了寻求就业机会而来到城市的农村流动人口(经济型流动人口),特别是要通过住房获取方式和居住条件来对流动人口的居住状况进行评估。本文要解答的三个主要问题是:①在改革后的城市住房体系中,流动人口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来获取住房?②同当地居民和迁移人口相比,流动人口的住房条件如何?以及③什么样的环境因素影响着城市中流动人口住房的区位选择?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主要是来自本课题组1999年在上海全市范围内进行的流动人口居住状况调查、2000年在北京进行的全市流动人口居住状况调查和随后进行的深入访谈,以及1997年两城市政府进行的流动人口调查资料和1995年两城市1%人口抽样调查的结果,同时也包括了少量
<<
>>
作者简介
吴维平: 作者吴维平系美国弗吉尼亚联邦大学城市研究与规划系副教授
王汉生: 王汉生系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