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中国梦文化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在理论上可以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方面,明清的一批汉儒士人,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注重理论的发挥,从而使梦学理论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明清时期学术思想的影响,梦学理论更多地带有宋明理学的色彩,重于思辨,而到了以考据为主的乾嘉学派手里,它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发展,以致停滞而逐渐趋于衰微。了解一下明清的政治和学术思想背景,对于我们把握这一时期的梦文化是有帮助的。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统治的王朝,专...
中国梦文化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在理论上可以说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一方面,明清的一批汉儒士人,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注重理论的发挥,从而使梦学理论在某些方面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另一方面,由于受到明清时期学术思想的影响,梦学理论更多地带有宋明理学的色彩,重于思辨,而到了以考据为主的乾嘉学派手里,它几乎没有得到什么发展,以致停滞而逐渐趋于衰微。了解一下明清的政治和学术思想背景,对于我们把握这一时期的梦文化是有帮助的。明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汉族统治的王朝,专制主义在中国发展了近两千年之后,几乎在所有领域都形成了固定的模式,滞板而且僵化。然而,明朝又是一个穷境图变的时代,在一些禁锢得严密的思想领域,出现了某种打破岑寂的萌动和转机。明初,在思想界占主导地位的依然是程朱理学,朱熹的《四书集注》被作为取士的标准。明代中期以后,危机日深,促使一些学者去探索其根本原因。于是,以“正心”作为挽救颓世手段的王阳明心学就应运而生,并与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思想合并而为“陆王心学”。“心即理”说和“致良知”说是该“心学”的主旨,“知行合一”是其实行的理论基础,从而迅速成为一种学术思想主流。晚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