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南的《中国白话小说史》——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域外视野
- 报告作者:孙丽华
- 所属图书:海外中国古典文学研究
- 图书作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
- 出版时间:2016年01月
- 所属丛书:
报告字数:12782字
报告页数:16页
摘要
作为享有广泛知名度的中国学研究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P·韩南自上个世纪中叶已经开始了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其专著《中国白话小说史》出版于1981年,中文译本则在1989年面世[1],到今天,时光流转数十年,而这本著作以其雄厚深湛的学术蕴涵,仍然博得学界的认可与重视。韩南《中国白话小说史》第一部分相当于导论,在这一章里,韩南勾勒了他对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研究工作的轮廓与要点。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白话小说的语言形态,白话小说的研究模型,白话小说的传统与创新。这一部分作为总...
作为享有广泛知名度的中国学研究者,美国哈佛大学教授P·韩南自上个世纪中叶已经开始了对于中国古代小说的研究。其专著《中国白话小说史》出版于1981年,中文译本则在1989年面世[1],到今天,时光流转数十年,而这本著作以其雄厚深湛的学术蕴涵,仍然博得学界的认可与重视。韩南《中国白话小说史》第一部分相当于导论,在这一章里,韩南勾勒了他对于中国古代白话小说研究工作的轮廓与要点。大体可分为三个部分:白话小说的语言形态,白话小说的研究模型,白话小说的传统与创新。这一部分作为总论,叙述得比较扼要。从而使我们可以获得有关韩南的中国古代小说研究的宏观而脉络清晰的把握。关于小说的语言,韩南颇具灼见地归纳出中国小说史上文言与白话两类小说的区分与渊源,描述了在一个很长的时间段里二者如何并行发展又不乏相互影响的态势。他中肯地指出,尽管白话小说起源于口传文学,但是白话已经是一种书面语言,它与口语既有距离,也会受到历史久远的文言影响。更准确地说,白话与文言实为各具特色的两个书面语言体系,而两者之间深厚而内在的渊源关系,也许远远超出我们既有的认知水准。关于研究的模型也是一个很有意味的话题。实际上,有多少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