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0年2月我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直从事新诗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新诗史研究工作。三十多年,我阅读了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所藏的1949年前的全部和1949年后的大部分新诗书刊与其他文学期刊,访查了全国50多家图书馆收藏的早期新诗文献,与诗作者通信近万封,并收集到诗集、诗刊、诗报、诗论集、书信等新诗文献几万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中的《中国现代新诗集总书目》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规划项目《中国新诗书刊总目》的编撰等工作...
1980年2月我进入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一直从事新诗文献的收集、整理和新诗史研究工作。三十多年,我阅读了文学研究所图书馆所藏的1949年前的全部和1949年后的大部分新诗书刊与其他文学期刊,访查了全国50多家图书馆收藏的早期新诗文献,与诗作者通信近万封,并收集到诗集、诗刊、诗报、诗论集、书信等新诗文献几万件。在此基础上完成了国家社科重点项目《中国现代文学史资料汇编》中的《中国现代新诗集总书目》和首都师范大学中国诗歌研究中心规划项目《中国新诗书刊总目》的编撰等工作。2006年《中国新诗书刊总目》出版,该书收录1920年1月至2006年1月大陆、台湾、香港、澳门等地出版的汉语新诗集、诗论集一万七千八百余种,受到业界的好评,并获第七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和王瑶学术奖二等奖。随着新诗文献的掌握增多和对历史了解的深入,渐渐有了撰写新诗编年史的冲动。1998年,一家朋友的文化公司有意与我合作出版《20世纪中国新诗图文史》,该书以编年体形式用图文来记录20世纪新诗的历史。1999年该书的撰写列入文学研究所重点研究项目。原计划两年完成此书并出版,但因我一向做事很慢,实际工作量又很大,
<<
>>
作者简介
相关报告